八大山人手札真跡欣賞(共33張圖片)

八大山人即朱耷,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畫家、書法家,清初畫壇「四僧」之一。為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髮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號,後又入青雲譜為道。通常稱他為朱耷,但這個名字用的時間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號並一直用到去世。其於畫作上署名時,常把「八大」和「山人」豎著連寫。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後二字則類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朱耷的父祖都善書畫,因此他從小就受到藝術陶冶。八歲能作詩,十一歲能畫青綠山水,少時能懸腕寫米家小楷。弱冠為諸生。
明亡以後,他抱著對清王朝不滿的態度,在奉新縣耕香庵落髮為僧,時年二十三歲。後隱居進賢縣介岡及永豐縣睦岡等地。
順治末年,當他三十六歲時歸南昌,回到青雲譜(青雲圃)道院,花了六七年時間,才使這坐道院初具規模,並在這裡過著「一衲無餘」與「吾侶徙耕田鑿井」的勞動生活。他想把這裡造成一塊世外桃源,以求達到他向來「欲覓一個自在場頭」的願望。但這個「自在場頭」畢竟是建立在清王朝統治之下,「門外不必來車馬」是不可能的。因為常有清朝權貴來此騷擾,他常浪跡他方。
《孔雀竹石圖》康熙十七年他五十三歲時,臨川縣令胡亦堂聞其名,便延請他隨其僧長饒宇樸等到臨川官捨作客年餘。這使他十分苦惱鬱憤,遂佯為瘋癲,撕裂僧服,獨自走回南昌。一年多後,他又回到青雲譜,並在這裡度過「花甲華誕」。當他六十二歲時,不再做住持,便把道院交給他的道徒塗若愚主持。
後又隱避在南昌附近的北蘭寺、開元觀等處。並常賣畫度日。後來自築陋室,名「寤歌草堂」,孤寂貧寒地度過了晚年。葉丹居章江有《過八大山人》一詩云:「一室寤歌處,蕭蕭滿席塵蓬蒿藏戶暗,詩畫入禪真。遺世逃名老,殘山剩水身。青門舊業在,零落種瓜人。」
八大山人書法善用淡墨禿筆,猶盡流暢,含蓄內斂,圓渾醇厚。他精研石鼓文,刻意臨寫漢、魏、晉、唐以來的諸家法帖,尤以王羲之的為多。其詩文多幽澀古雅。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八大山人手札欣賞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