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隸書賞析《山東蒼山元嘉元年畫像石題記》,1973年五月出土於山東蒼山縣城前村,題記分兩石,二石內容連貫,共15行,計326字。為漢末桓帝元嘉元年所刻,題記書體正處於隸書鼎盛後期。全篇題記應是先書後刻,有刀有筆有墨,單、雙刀並用兼施,此時的隸書有向楷書的趨勢,字體不像「八分」一樣扁平,用筆波磔分明,字體趨於方整。細辯已明顯具備楷法特點,書刻自然,無造作之弊,筆畫靈動可愛。此刻石似用一種扁筆所書,橫畫左重右輕,波挑不顯為特點,厚重而不呆滯。豎筆雖有上重下輕的寫法,但卻無輕浮之感。撇捺筆法尤為活潑,起筆輕收筆重、重收筆輕交替出現。「魚、馬、鳥」等字點畫多作三角形,結體皆因字型按排奇崛、駿爽、自然錯落,如「畫、壽」等較長的字,筆畫並不密集排列,而是以長它字倍數的位置來安排,筆斷意連、奇趣橫生、章法靈活、有異於漢碑。縱向排列中,不考慮橫向的對應關係,只是以字與字之間的多寡,自然地渲染,縱行書寫的過程中參差起伏。東漢後期的隸書,儒學開始對書法的全面滲透,「中和」之美的審美情趣貫穿全篇題記,樸拙氣象日消,巧美華飾日增。
釋文:元嘉元年八月廿四日,立廓畢成,以送貴親,魂靈有知,柃哀子孫,治生興政,壽皆萬年。薄郭中畫觀:後當朱雀,對遊人,中行白虎,後鳳皇。中柱:結龍主守。中辟邪。夾室上,五了舉僮女,隨後駕鯉魚;前有白虎、青龍,車後口(即)被雷公;君從者推車;乎冤廚。上衛橋,尉車馬,前者功曹,後主簿亭長,騎佐胡使弩;下有深水,多魚者;從√L刺舟,渡諸母。使坐上小車,驅相隨,到都亭,游徼候見,謝自便。後有羊車,橡其。上即聖鳥乘浮雲。其中畫像:蒙親玉女執尊、杯、桉,局、穩、好弱貌。堂殃外:君出遊,車馬道從,騎吏、留都督在前,後賤曹。上有虎龍銜利來,百鳥共持至錢財。其殃內:有倡家生,相如丫比吹。龍雀。除央, 魚。 堂三柱: 中口口龍口非詳,左有玉女與人,右柱口口:請丞卿新婦主待給水將。堂蓋恣好,中,上口包,未有盱。其當飲食,就夫倉,飲江海。學者高遷宜印綬。治生, 日進錢萬倍。長就幽冥,則決絕。閉曠之後,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