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和一庵詩帖
作者:袁桷
年代:遼金元
袁桷《和一庵詩帖》紙本,行書,縱31.5、橫89.7厘米。
鈐印二:“袁伯長”白文印,“清容齋”朱文印。
袁桷此帖,用筆主要得益於隋唐人寫經,極具法度,結字又有晉宋間人風致,瀟灑中更具不俗之態。受米芾影響,丫P如刷,但並不鋒芒畢露。學晉唐人使之較宋元一般書家有高古之意,但又完全是自己風格而無按模脫墼之嫌。確實是從晉唐中來的。
袁桷存世墨跡還有:《元老晉召帖》、《雅譚帖》、《跋黃庭堅松風閣詩》、《跋王庭筠幽竹枯槎圖》、《跋定武蘭亭帖》(柯九思「真本」)等。多為行書,也都是用筆精緊、功力深厚,而又有古樸天真姿態。《元老晉召帖》、《雅潭帖》是書禮,所以信筆高來,筆勢 翩翩,極似無拘無束,行氣章法非常自然得體,但細審則可發現,其用筆結字,都是刻意精心的,每字的入筆收筆,提按轉折,極有法度節制。牽絲連綿處,細筋入骨,變化輕重粗細分明,筆畫起止時,無往不收、無垂不縮,也確實得到了米書筆筆壓紙,筆筆離紙的沉著痛快。有的字頗具欹側奇險之勢,但由於字的重心安排巧妙,筆畫間的爭讓適宜,因此起到了以險求夷的藝術效果而並無輕肆燥露的弊病。是學米而又有獨創精神的。《跋定武蘭亭帖》,小正書,結體遒緊,轉折方勁,捺筆甚重,筆意古拙,同《一菴首坐詩》同一機杼,也分明是師法隋唐人筆意,有相當的藝術水平,同元代書壇趙、鮮、鄧放在一起,氣格並不相讓,自有卓然之態。袁清容不以書名世,能達到這樣的成就,是同他各方面的修養分不開的。《清容集》中,有關書畫的題跋很多,從中可以看出,他不僅見的多,而且是經過認真研究後才品評的。如對當時所見到的《定武蘭亭》,就曾進行過排比鑒別。著名的《靈飛經》墨跡的書法藝術價值,也是由他鑒評後才得到人們重視的。元代皇姊大長公主祥哥剌吉的書畫收藏,也賴袁桷的記錄而使後人能有所瞭解。所以,袁桷是一位對中國書畫研究有貢獻的人物。
此帖上款一菴,為拜壽寧的號。壽寧字無為,永嘉人,住持上海靜安寺。《元詩選》癸集記其:“治丈室、兩旁雜植檜竹桐柏,自號曰緣雲洞。合其寺之古跡曰“吳碑”、曰“陳檜”、曰“禪”,曰“經臺”、曰“滬壘”、曰“湧泉”、曰“蘆渡”,為靜安八景。求題詠於時之長於詩者,成《靜安八詠》一卷。會稽楊維楨為之序。”
此帖曾著綠於《式古堂書畫匯考》、《墨緣匯觀》、《石渠寶笈續編》等書。為《元三家詩詞卷》之一。
釋文:一菴首坐:久客大慈,比得會於萬壽,深湛宏博,連辱和篇,不可虛其雅意,用韻奉謝。桷和南。堂堂相國布金寺,曾許高人住夏來。不見烏衣游別墅,時看金彈落生臺。千林有響風凋瑟,萬壑無聲雪舞杯。讀罷楞嚴誰與伴,獨於松徑且徘徊。
蕭齋圓綠長深苔,忽見談空玄度來。已信虛空那有相,極知明鏡本非臺。閉門揜息雲生幾,振錫忘言水覆杯。獨鶴九皋清唳徹,肯於林下久徘徊。
少年學道悟真如,晚歲驅馳齒髮疏。碧落倦游同病鶴,金門聽漏比鰥魚。還家重拾班超筆,教子空傳阿買書。蒼狗白雲工變幻,揜關從此悟乘除。
永嘉老耳貌溫如,破帽蒙頭禮數疏,彈指十方歸硯穎,駢頭千納護鐘魚。雪飄飣坐蘆花絮,雲疊層巒貝葉書。古澗長松傳美蔭,肯令籐蔓滿階除。
師永嘉人,故末章及橫川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