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若真《行書詩軸》書法欣賞

名稱:行書詩軸
作者:法若真
年代:清代

法若真 行書詩軸

法若真 行書詩軸,紙本221*95厘米。台灣何創時書法藝術館藏。

釋文:蒼茫樹影閉柴關,影退鄰家車馬閒。青闈龍翎封北闕,白雲王氣滿西山。寒催鎧甲徵兵合,天入樓船載月還。子細桐江分鐵鎖,灣門深處可誰攀。法若真。

法若真(1613—1696),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卒於清康熙三十五年,山東膠州人,字漢儒,號黃石,亦號黃山。他雖少有詩名,學富五車,但生不逢時,33歲才中進士,66歲才舉博學鴻問科,官做到安徽布政使。歷來論者談及法若真書法,皆認為此人才氣橫溢、不受拘束,書法“惟其意所欲為”。這固然揭示了他個性鮮明的一面.然而我們仔細研究他的書跡七律詩軸,便不能不承認法若真的書法淵源有自,功力深湛,絕非向壁虛造,信筆揮灑。

法若真的行書出自顏魯公,蒼茫渾樸,大氣磅礡,神采飛動,大處落墨,不拘細行。這篇作品看似信手拈來,不計工拙,然而細觀其用筆,逆藏提衄,虛實縱斂均歷歷可尋,錯落有致,落筆收筆,無不極意藏鋒,可謂無往不收、無垂不縮。試看第一行,14字中只有“樹”字中間短豎,以及“退”字的走之點可勉強算是順鋒起筆,其它筆畫均經過不同形式的藏鋒處理,但又做得十分自然得體,毫無斧鑿痕跡。此作用筆風格粗獷,大處落墨,提按頓挫做得不露痕跡,使人粗看覺得似乎頹穎所書,然而細觀其牽絲引帶之處,發現並非如此,像“車馬”、“封北”、“船戴月”、“深處”、“誰攀”等字之間的牽絲引帶,細如髭發,玲瓏精緻,足以說明作者用筆並非能粗不能細,讀者感覺粗豪大氣,乃是作者有意為之。鮮於樞云:“論書當論氣韻神,誰與癡兒較形質。”書以神采為上,形質次之,這是中國書法尤其是文人書的傳統,法若真的書法大處落墨,正是為了突出作品的精神氣質。作者在某些細部的處理上,簡潔到超乎常規的程度,如“家”字下部的四筆撇捺,被簡化為兩個小點,“戴”字下部的“異”字被簡化為一短橫。然而這些細節的省略簡化,並不影響作者藝術語言的表達,通觀全篇,磅礡之氣流貫其間,而又自然含蓄,內蘊無窮。

此作結體採取顏體的內斂體式,邊實中虛,開張大氣。如首行“閉”字,左邊用弧形豎,聚力內斂,右邊則以有力的橫折豎鉤一塌直下,至鉤處則極意發宕,力惟內聚而不外洩,借勢寫出“才”字,全字力重千鈞,張力極強。這種以顏體內斂體式寫行書的路子對後世頗有啟發,比如現代書家舒同就或許受過其影響。

字距緊結,行氣連貫,也是此作的一大特點,法若真書法講究神采氣勢,必須一氣呵成,渾然一體,故採取這種緊結式的字間距離是比較合適的,作者的感情宣洩洶湧急迫,不如此則不足達其意。比如首行“鄰家車馬閒”五字一氣呵成,氣脈暢貫,倍覺痛快。由於字距較密,行氣走向犖犖分明,牽引著觀賞者的目光乃至情緒也不知不覺地隨著流動。然而縱觀全篇,卻又有變化,而非板滯劃一。其中有斜行,第二至第四行尾部向右傾斜,而最終以落款點綴,起到平衡補正的作用;有斷續,如第三行至“鎧甲”斷開,以下重新接續;有跳躍,如“樓”和以下各字等,不一而足。

法若真以擘窠大字見長。清李集《鶴征錄》載:“若真以巨幅大書司馬溫公禪偈見貽,筆勢飛動。”根據法若真的藝術風格和書法特點,是比較適合寫大字的。可惜其巨幅書作遺跡今已不存,然而從他留下的小幅作品中,亦可窺見其風格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