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共16張圖片)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紙本 縱27厘米 橫96.5厘米,上海博物館藏。此卷為蘇軾於元符三年(1100)冬十二月寫給友人謝民師的一封信,談他對文學遣詞達意的見解。現存墨跡已闕文章篇首部分。

    大凡古人尺牘,或敘離別之情,或詢家人之安,或與同好暢述人生,或與友人切磋文藝,言之所吐,一往而情深,施於尺素,雖不計工拙,而隨手揮灑之際,真意流露,若此尺牘出於名人書家之手,則更是彌足珍貴,於是世人竟相珍藏,每得名家尺牘,視若拱璧,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今天,但遺憾的是隨著書寫工具的改革、信息的流通和電腦的發明,用毛筆書寫尺牘的文化現象日趨消退,而歷代名人尺牘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的積澱和特殊的書寫格式不但受到書家的青睞,同時亦受到收藏家和鑒賞者喜愛,蘇軾《答謝民師論文帖》即是一幀具有相當高的聚文物、收藏、學術、藝術價值於一體的尺牘。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早年學《蘭亭》,中歲喜顏魯公、楊凝式、李邕,晚年融會貫通,自成一家,黃山谷評其書謂:「筆圓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自當推為第一」。相傳東坡作書,善用單鉤臥筆,以側勢取妍,故其書豐腴雄渾,筆力圓健,其發筆逆入時露鋒芒,而收筆時如珠光黍米有聚墨痕,極其圓融,而其結字體勢欹側,左伸右縮,故其行氣極為流暢。其章法佈局,則參差櫛比,大小錯落,奇正疏密,妙合自然,特別是他的尺牘,信手拈來,隨勢生發,如風行水面,雲出巖間,殊覺有一股文章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十分耐人尋味。本冊所載《蘇軾答謝民師論文帖》是蘇軾在北宋元符三年(1100)時所書,亦即他去世前一年由儋州(海南島)遇赦北上時途徑廣東清遠峽山寺時,寫給他友人謝民師的一件書扎,內容是答覆謝民師關於寫作上提出的問題,表述了他對文章寫作的一些見解。此文與南宋郎嘩注《經進東坡元集事略》中所載原文對照,前段共脫佚一百四十八字,現帖上起首處「軾啟是文之意疑若」八字並非原文所有,而帖末「軾頓首並拜民師帳句推官閣下十一月五日」文集中亦末見,帖後題跋部分有明代著名書家婁 堅仿蘇軾書體補寫的一段闕文,另有陳繼儒等人題跋。此帖為紙本,縱二七厘米,橫九六點五厘米,現藏上海博物館。細玩此帖,書 與文交相輝映,通篇一氣貫注,有不可止遏之勢。俞和曾評其書謂:「東坡先生在當時諸公間第一品人也,余每於人家見尺牘片紙,未嘗不愛賞,得其遺跡猶可想其風度,況筆精墨妙耶。」亦正如婁堅在卷後跋云:「坡公書肉豐而骨勁,態濃而意淡,藏巧於拙,特為淳古」。無疑此件尺牘當為蘇軾生平中的精品,今按原跡彩影付刊,以饗廣大書法愛好者。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蘇軾行書墨跡《答謝民師論文帖卷》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