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書法集字《天寧萬壽禪寺碑》,即《集柳碑》
金皇統四年(1144年),普照禪寺主事和尚妙濟禪師覺海對寺院進行擴建和修繕,一面請仲汝尚撰寫《沂州普照禪寺興造記》的碑文,一面奔波集唐著名書法家柳公權的墨跡,最後由名記得工仲汝羲精刻於石上。此碑被稱為「集柳碑」。碑高8尺6寸,寬3尺9寸,厚2尺1寸,字徑1.5寸,共1261字。西安碑林裡有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因而臨沂的《集柳碑》被稱為「東柳」。
碑文(部分):琅玡之佛祠在郡治者凡六區,其五為毗(pi)尼,其一為禪那(nuo),今普照是也。當子城之西南有古台巋(kuī)然出於城隅,台之西復有廢池流潦瀦(zhū)焉。耆(qi)舊相傳台曰曬書,池曰澤筆,其地蓋東晉右將軍王羲之逸少故宅也。昔晉祚中缺,元帝渡江,臨沂諸王去亂南遷,乃舍宅為梵宮,世祀綿邈真偽莫考。往歲嘗得斷碑於土中,字雖漫滅,尚仿請詔佛可讀,按招提復興之代實後自魏,至有唐孝明皇帝即位之九年賜額曰開元,宋崇寧初輔臣建言天下每郡擇律寺一更為禪林,遇皇上誕彌之月,祈延景命之地,制從之,郡以開元應選自是改稱天寧萬壽禪寺。逮廢齊居攝專用苛政理國,知眾不附,尤狹中多忌凡浮屠老子之居,曩(nǎng)日所嚴奉以祈福者一切廢革,遂易天寧之號榜以普照。
《沂州普照寺碑》局部大圖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