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隸書碑帖欣賞《曹全碑》書法圖片48張
《曹全碑》,東漢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高272厘米,寬95厘米,明萬曆初年在陝西省郃縣舊城出土,1956年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館。內容為王敞記述曹全生平。此碑是漢碑代表作品之一,是秀美一派的典型。其結體,筆法都已達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萬經評此碑:「秀美生動,不束縛,不馳驟,洵神品也。」《曹全碑》是目前我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
隸書也叫「隸字」、「左書」。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把篆書圓轉的筆畫變成方折,在結構上,改象形為筆畫化,目的是為了書寫方便、快速。始於秦代,普遍使用於漢魏。晉朝衛恆的《四體書勢》說:「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指胥吏,即辦理文書的小吏)佐書,曰隸字。」就是說,隸書本來只是小篆的一種簡率快速寫法,到了漢朝,經過加工,發展成為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字體。秦隸也叫「古隸」,同小篆相差不很遠:漢隸也叫「今隸」,其筆勢、結構都與小篆不同。漢隸西漢與東漢也有較大的區別,西漢的隸體筆畫比秦隸簡省,但尚無波磔(捺筆挑勢);至東漢時,始有波捺,後人又叫「八分」。隸書的結構打破了六書的傳統,奠定了楷書的基礎,提高了書寫的效率,它的產生,標誌著漢字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點。西安碑林博物館陳列的東漢《曹全碑》,可謂是隸書的代表,漢碑中的精品。
「曹全碑」全稱為《合陽令曹全碑》。刻於東漢中平二年(公元 185年)。明萬曆初年在合陽縣(今陝西合陽)萃裡村出土。此碑為豎方形,高 273厘米,寬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文記載了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也記載了張角領導農民起義波及陝西的情況,也反映了當時農民軍的聲勢和合陽縣民郭家起義等情況,為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鬥爭史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此碑石黑明如塗油脂,光可鑒人,書體是用隸書寫成。文字清晰,結構舒展,字體秀美飛動,書法工整精細,秀麗而有骨力,風格秀逸多姿,充分展顯了漢隸的成熟與風格。此碑碑石精細,碑身完整,實為漢碑、漢隸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國漢代石碑中保存比較完整、字體比較清晰的少數作品之一。
《曹全碑》系晉王敞等紀念曹全功績而立。王敏、王畢等立石。
曹全,字景完,敦煌效谷人,出生於敦煌名門望族,以戎馬軍功名揚河西邊陲。然而不幸的是,正當曹全春風得意之時,卻因政治勢力之間的殘酷鬥爭而含冤入獄七年之久。直到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三月,黃巾起義橫掃中原,危在旦夕的朝廷無奈之下大赦天下,曹全才得以出獄,並被朝廷委任為酒泉祿福長,率兵鎮壓起義軍。」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專家說,為了追回失去的光陰,實現「兼濟天下」的宏大理想,曹全擔任「合陽令」,對黃巾起義軍實施了殘酷的武裝鎮壓。曹全的這一舉動以及其在位期間廉政愛民的崇高威望,使得合陽57名郡、縣官吏在王畢、王歷、秦尚等人的號召下,感恩戴德,同心合力在合陽故城(今合陽縣城東20公里處伏六鄉和陽村附近),為曹全豎起了這座不朽的豐碑。《曹全碑》碑文除了記載東漢末年曹全鎮壓黃巾起義的事件,還記載了張角領導農民起義波及陝西的情況,反映了當時農民軍的聲勢和合陽縣郭家起義等情況,為研究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鬥爭史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
說起《曹全碑》的風雨故事,就不能不提到一個叫行知省的人。抗日戰爭期間,西安、合陽等地屢遭空襲,曾經有一次,合陽遭到六架敵機輪番轟炸,死傷民眾多達57人。在這個關鍵時刻,陝西省政府暨教育廳等有關單位為保護文物,曾嚴令各縣採取措施。合陽縣政府接到命令後,立即責成該縣北護難村拓印碑石的工人行知省等人,在合陽文廟內就地用土構築窯洞,維護《曹全碑》。為了保守秘密,嚴防漢奸破壞,行知省和同仁放出風聲,假稱「《曹全碑》已奉命運到省城」。從1939年到1944年,在長達5年的時間內,《曹全碑》能一次次地躲過敵機的狂轟濫炸,安然無恙,這與行知省的悉心保護是分不開的。1956年,西安碑林博物館派來工人,將藏在合陽文廟夯土牆內的《曹全碑》挖出,用卡車運回碑林收藏。
《曹全碑》拓法雖不為精善,但較之當時所拓,神理渾淪可愛。不僅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含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文中除記述曹全之生平、功績,以及世系外,並記載了漢代以張角為首發動的農民起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可作為訂正歷史之參考。此碑文多別字,故後人疑為摹刻者,然就其端直樸茂而言,非漢人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