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征明小楷《前赤壁賦》。嘉靖九年,六十一歲的文征明時書,縱二十四點九厘米,藏於故宮博物院。
文征明的小楷是他的書法藝術中最優秀的部分,不僅結構嚴謹,字形秀美,筆法剛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當然,由於年齡的原因,這幅作品也顯露出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遠不如其中年時所書寫的作品那樣瀟灑流利。
《前赤壁賦》亦作《赤壁賦》,見《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貶到黃州(今湖北省黃岡)任團練副使。三年後,其二游黃州城外的赤壁(亦名赤鼻磯),聯想周瑜大破曹操的赤壁(今湖北省薄圻),一時興之所至,寫下一詞兩賦。後人習慣稱前賦為《赤壁賦》或《前赤壁賦》,後賦為《後赤壁賦》。
《前赤壁賦》全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客喜而笑,洗盞更酌,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