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官印與唐宋「朱記」印章欣賞
隋唐官印存世極少。隋朝短祚,唐代制度據宋人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記載,規定要上繳廢印。一律送至禮部員外郎,先在廳前的大石上碎其字然後在銷毀,故傳世唐印更少。
隋唐官印的印文仍以標準小篆為宗,篆法圓勁樸茂,結體行刀自然流暢,體勢較為自由,顯得拙樸生動。特點是尺寸明顯增大,一般在5至6厘米見方。另一個特點是改用朱文,這是因為南北朝後紙張代替了竹木簡,廢除了泥封之制,開始用印色直接鈐蓋在紙帛上。在紙帛上鈐印,朱文的清晰醒目優於白文。又由於紙用面積都較大,以往的小印很難與之協調,印面自然也較漢魏時放大了許多。尺寸的擴大,細朱文篆體布白易失之疏散,所以隋唐以後的官印逐步脫離了漢篆風貌。為了追求章法上的勻整,對疏處以屈曲盤繞的筆畫充實之,萌發了「九疊篆"的早期形態。
唐宋官印中還有末尾不用「印」,而用「記」或「朱記」的,後人謂之「朱記」。當然,這個「朱記」與泛指唐宋以後印章蘸紅色印泥,鈐於紙帛上,顯得殷紅醒目的那個「朱記」是兩回事,可以說這兩個「朱記」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唐宋朱記,具有特定的格式,它的主要特徵為:不全用篆書入印,而出現以隸書或楷書入印;印文較少盤曲折疊,章法結構拙樸自然,不作刻意安排;四面多是長方形狀的;最後一條,也是最顯著的一條,印文最末均有「記」或「朱記"的字樣。這類官印是中下級官印的專利品,其文字樸實、稚拙,自然真率,絕無一般官印排疊裝飾、基本佈滿的特徵,給人以滿不在乎、不經意而為之的感覺,甚而影響北方的遼、金。但正是這種不事雕飾的風貌,傾倒了後世無數篆刻家。結構隨意恣肆,筆畫欹斜參差,體勢屈伸,無所顧忌,字字體現出童稚之趣,給人以憨態可掬、忍俊不禁的詼諧感。但這種似跌跌撞撞的不成熟的個體,被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後,整體無不包含內在的和諧與均衡。它的美正在於有著活潑靈動的氣息,在篆法上不沿襲一般官印的規整、排疊之陳習,不追求橫平豎直,布白均勻的模式,在欹斜與挪讓中配合默契。有時將筆畫隸化或楷化,增加了線條的變化。它的無拘無束,也使不加修飾的章法布白構成那種極端無序,反而有更高層次的意境之美。它既不同於官印的整肅,也與文入印的典雅相去甚遠,而與下層百姓的質樸之風一脈相承,是傳統民間藝術在印章上的反映。
朱記的獨特趣味和意境,為豐富印章藝術做出了貢獻,其與眾不同的形制,在洋洋大觀的篆書印林中獨樹一幟,開了隸、楷書入印的先河,啟發了後世篆刻家不拘成法,勇於創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