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楷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國國家圖書館。
這本出自唐朝儀鳳元年(676 年)的完整卷軸出土於中國敦煌。 這本卷軸包括《金剛經》 (Prajna pāramitā sutra),這是一本大乘佛教 praj?ā 經書 中的一本重要的宗教經書,也是中國禪文化(日本禪宗)佛教的基礎經書。 這本經書約在南北朝時代傳入中國,其中有眾多翻譯版本,但鳩摩羅什的譯本最受推崇。 幾代人均認為吟誦《金剛經》將賦予人無限的榮耀。 人們競相複製與印製,因此得以廣泛流傳。 praj?ā 意思為「智慧」; pāramitā 意思為跨越生死,到達教化的彼岸;「金剛」喻意為堅定與對智慧渴望。 佛經的基本信息為如果一個人的信念固若金湯,他就可以擺脫所有的痛苦和煎熬。 這本卷軸由故宮圖書館校對,故宮行政官員奉聖旨進行完善,是典型的唐代宮廷手稿。 女皇武則天(624-705 年)在其母親逝世時命令複製《法華經》與《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