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書家的文化修養

文氣   詩意   書境
文氣的不足和詩意的失落已是時下一個不爭的事實,也是書壇有識之士早已達成的共識。當人們走進現代化的書法展廳,面對琳琅滿目、幾百上千的書法作品,卻很難找到幾件富有文氣、詩意而書境頗高、耐人尋味的突出作品。什麼是“文氣”?所謂“文氣”,就是指文人氣息,也可以說是濃郁的書卷氣,一種由多年的讀書作學生涯磨練造就的文化人的精神氣格;什麼是“詩意”?就是指詩情畫意,是高度凝練而蘊含豐富的人生情感的自然流露;什麼是“書境”?就是指書法作品的境界,一種從點畫線條、字裡行間流溢出來的能夠反映作者思想水平的修養與氣魄。而只有文氣、詩意、書境三者合而為一,自然融冶,才能算是高水準的書法作品。像《蘭亭序》、《祭侄文稿》、《黃州寒食詩》、《自敘帖》、《書譜》等即屬於此種類型。這是書作者長期的生活閱歷、文化修養和書內功夫以及思想認識能力互相高度結合的綜合體現。而中國傳統的文學、哲學以及書法學術文獻始終支撐和影響、指導著歷代的書法創作(古人當然沒有“創作”一說,此處只是為了表達上的需要而已),因此,對歷代代表性藝術成果、經典性學術文獻的學習研究對當代書法人是否能夠很好地傳承和弘揚中國書法無疑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讀書。中國書法家協會也因此將2008年定為書法界的“讀書年”,書法人必須及時地補上“學習、瞭解、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經典”這一課,才算具備了最起碼的文化修養。

但是,讀書也有很多講究,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那種純屬“消遣性”的翻閱即能達到“補課”的目的。對於一個有意抑或有志於學問的人來說,讀書必須要有計劃,要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不能見什麼就讀什麼,人生有限而書海無涯,若無所選擇和側重,何日方可讀遍天下之書?那種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式的讀書方法雖接觸甚眾然所獲無多!我比較贊同“學以致用”的觀點,不提倡讀書人將自己的時間精力和財力、物力花費在那些無用之學上。何為無用之學?就是指那些既無助於國計民生又無益於修身治本的奢靡浮華和玄虛空洞之類的東西。讀書就要讀既有助於國家民族又有益於修身治本的好書。但事實證明,任何好書又都不是絕對的,他既有精華的成分也帶有糟粕性的東西,此因人因文而異,利弊多寡,各有不同。就像藥物一樣,它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關鍵是要懂得科學合理地使用,知道“擇善而從”。讀書要有分析和鑒別,不能囫圇吞棗、全盤吸收。哪些書是需要精讀的哪些書只需泛讀即可,要做到胸中有數。要帶著問題去讀書,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哪些是具有歷史局限性的,都要力求搞清楚,爭取弄明白。自己理解不了,要虛心向他人請教學習,古人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就是提倡人要謙虛。“謙受益,滿招損”,不要本來胸無點墨或粗知皮毛還故意端個架子,裝出一副博學多才的樣子,那無疑是可笑的,也是可憎而且可憐的。面對一本好書,要既能鑽進去還能走出來,要達到這個目的,既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

我們讀諸子百家的經典、讀《古文觀止》、讀《史記》、讀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學習的不僅僅是它優美的辭章音律和行文的縱橫披闔,更應當通過這些瞭解歷史,認識作者的思想,從而獲取對我們有益的東西。欣賞古典詩詞也同樣如此,絕不是搖頭晃腦、裝模作樣、煞有介事、有口無心地朗誦一通了事。稚童背詩如此猶可,因年齡所限而不求甚解實屬正常;但作為成人,作為一個有志於書法藝術的人,就應當既知其表又知其裡,既知其一又知其二,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時下有很多書法人,進行書法創作時,對所抄錄的詩詞要麼不加選擇,千人一同,不是“遠上寒山石徑斜”就是“故人西辭黃鶴樓”,拾人牙慧,味同嚼蠟;要麼找一些冷僻的詩詞內容,一抄了事,而詩詞裡面究竟講的什麼,大多一知半解或一無所知;有的甚至錯漏百出,將一篇優秀詩詞搞得面目全非,不堪卒讀;有的所寫雖為“自作詩詞”,惜乎其作音律蹩腳,平仄混亂,毫無詩詞韻味可言,比之那些俚俗的“打油詩”更是等而下之;有的在註明詩詞作者的時候時不時就鬧出一些張冠李戴的笑話,把“詩一首”說成“詞一首”,把李白的說成杜甫的,把白居易的說成蘇東坡的,把唐朝的說成宋朝的,如此種種,不一而足。就書法本體方面亦有很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話,有的人搞不清“顛張醉素”是怎麼回事,要麼說“這就是一個起四個字名字的人”,要麼說是兩個人,一個“姓顛名張”,一個“姓醉名素”,還說“怎麼百家姓裡面找不到這兩種姓呀”。記得有一篇文章裡面說,一個書法愛好者不知道“二王”是誰?向另外一個書法愛好者請教,其人答曰:“你怎麼連'二王’都不知道,不就是我們單位的會寫毛筆字的王某和王某某嘛!”聽到這些,你不捧腹大笑,甚至笑出眼淚來才怪!

有的人不認識趙孟俯的“俯”字,便想當然地去猜,有的念“預”,有的念“兆”。有的人把米芾讀作米市或者米沛,把蔡襄讀作蔡壤,還有的人把王鐸讀作王澤,把鄭燮讀作鄭變(還“政變”呢),把鄭簠讀作鄭籃,等等。不懂也不去請教別人或者查查字典,當著眾人之面,屢屢出錯而渾然未覺!其實就是幾個字的問題,說白了,只要稍稍加以用心就可解決。但也恰恰因為這樣的“小事”,使得一些人丟了大面子。像清大某校長當眾將小篆說成“小隸”,豈不是大煞風景?是名副其實的“國際玩笑”!還有的人,平時不學無術,只會溜鬚拍馬,投機鑽營,沽名釣譽,一旦有露臉的機會那是決不放過。大庭廣眾之下,處處搶先,張大嗓門,一通胡侃,唯恐別人不知自己“多才多藝”,如是之流,看似活躍,實則無賴,跳樑小丑,止增笑耳!試舉一例:筆者前些天應某縣書協之邀,出席其年終總結會。當主持人安排筆者發言時,當中我講到了“甘肅從近年舉辦的全國大展的入選獲獎比例來看,整體實力是在全國書壇排名靠後的省份”這句話之後,與會的一個市書協的副主席馬上很不禮貌地打斷了我的話,說“不對!你怎麼能說甘肅書法不行呢?甘肅省書協主席黎泉可是大家呀!你知道嗎,他可是了不起啊!甘肅還有敦煌經卷、漢簡、摩崖石刻以及歷史上的張芝,這些都了不起呀!”與會者對此人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搞得面面相覷,有領導提醒說,人家說的是全省的整體實力,不是指某個個人,但此人依然“憤憤不平”地說黎泉如何了得甘肅如何了得。我沒有當眾指責此人的無知和缺乏尊重他人的基本教養,我不動聲色地繼續發言。未幾,此人又一次粗魯地打斷了我,又大放厥詞。我為了維護會議,再一次原諒了他的無知和無禮,十分平靜地結束了發言。會後,進行午餐,在餐桌上此人又是“聲驚四座”,但走後,與會者未有不罵者,皆云:此井底之蛙,自以為是耳!

對一個真正的書法家來說,僅僅做到在自己的作品裡面盡量避免出現那種文字性的硬傷,還顯得遠遠不夠。儘管有人說,書法作品畢竟不能等同於文學作品,對於一件書法作品來說,點畫線條、字形結構、筆墨情趣才是第一位的,偶然出現一些“硬傷”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硬傷畢竟是“缺點”,是“瑕疵”,我們總不能據此說出現硬傷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吧?在現實生活中,在藝術創作中,我們往往盡量防微杜漸,尚且紕漏時見;如果習以為常、聽之任之,豈不是要亂套?因此,從事藝術創作,對自己要求嚴格一些並不是什麼壞事。一個人的修養(包括藝術修養和品德修養)、見識的好壞決定著他的藝術創作品位的高低,我們今天提倡大家讀書,提高自身綜合文化修養就是為了祛除那種淺薄、幼稚和低俗、市儈。因為書法並不僅僅是一個“寫字”的問題,書法人應該以“缺少文化”為恥,要“知恥而後勇”,要努力補課,迎頭趕上。“書內功”的艱苦修煉固然不可或缺,但“書外功”的修煉也不容忽視。少時憑才氣,老來憑學問,如果不重視書外功夫的研煉,只知道死抱一本字帖,描描畫畫,最終是畫不出什麼名堂來的。古人所講的“先文後墨”、“先器識而後文藝”絕不是欺人之談,因為書畫本來就是文章翰墨之餘事。雖說進入當代社會,書法已經成為一種“專業”,但無論如何,書法的傳統即文氣、詩意、書境的講求必將再度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且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書法作品的文氣、詩意、書境的追求還將會成為一個永恆不變的話題。

另外,在書法理論方面,目前有一種現象,很令人反感:即很多人寫文章刻意追求所謂的“學術品位”和學術規範,其筆下的高文大作看似鴻篇巨製、洋洋灑灑,動輒萬言甚至數萬言。但耐著性子讀下來,卻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空洞玄虛,言之無物。近日讀《書法導報》所刊李剛田文《古與今的對峙與融合》一文,深有感觸。誠如孟會祥先生在文前所加“編者按”中所言:“這麼一篇大份量的文章,李剛田先生卻沒有按照'學術規範’去寫。當書法成為獨立的學科,書學論著遵守'學術規範’自是題中應有之意。然而'學術規範’與學術價值卻不等價。古人隻言片語,可能勝卻有些高頭講章。沒有內容提要、關鍵詞、詳細文獻索引的文章,也未必就不學術。而鑼鼓繁密,過場俱備,卻言不及義、自欺欺人的文章,假學術之名,行不學無術之實,倒是學術的異化。曾幾何時,斗大的字不識三升者,還在胸膛上別上三兩枝鋼筆呢”。如此看來,時下某些似乎頗受人追捧的“博學鴻儒”,其學問修養究竟如何,恐怕還在兩可之間呢!
只管耕耘,不問其他。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