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書法《行草書卷》欣賞,紙本,縱31厘米,橫479.5厘米,現藏東京國立博物館。包括:《羅漢贊》二首、《初祖贊》、《送僧游五台》、《送僧之牛山雞足》。一如董氏清秀平和的書風,前半部分行中帶草,結體森然,運筆精到,不爭不躁,佈局閒適,自然天成。與《菩薩藏經後序》相較,折筆較多,顯得更挺拔硬朗。後半部分草書,運筆飛動流暢,揮灑自如,如龍蛇雲物。然而,又不顛不狂,始終保持正鋒,不失圓勁之妙。
董其昌的行書最能體現他藝術觀念的獨特性,學習上可謂遍臨百家,尤其得力於《閣帖》、王羲之和李北海,但他的學習方法非常獨到,他自己說:「臨帖如驟遇異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頭面,而當觀其舉止笑語流露處。莊子所謂目擊道存也。」又說:「蓋書家妙在能合,神在能離,所欲離者,非歐虞褚薛諸名家技倆,直欲脫雲右軍老子習氣,所以難耳。哪吒拆骨還父,拆肉還母,若別無骨肉,說甚空虛粉碎,始露全身。晉、唐以後,惟楊凝式解得此竅耳。」(《畫禪室隨筆》)這種學習方法,不拘泥於形貌,而注重精神意蘊的領悟熔鑄,使他能夠「化古為我」,始終依據自己的性情、趣味來吸收古人的精華,最終融合為一體。他以「淡」、「生」兩字統攝自己的技巧:筆鋒出入似全不著力,隨手點染而靈動活潑;行筆重提筆攏鋒,故雖不重視中、側之分,而皆能力到筆端,清秀而不乏筋骨;用墨以淡見長,又喜用絹,故墨色虛和,飄渺通透;結構微拔右肩,字勢端正、不求外放,但不為格轍所縛,自有搖曳之姿,確能實現他「率意」、「因生得秀色」的審美理想。前人謂其「精益八法,不擇紙筆輒書,書輒如意。大都以有意成風,以無意取態,天真爛漫,而結構森然。往往有書不盡筆,筆不盡意者,龍蛇雲物,飛動腕指間,此書家最上乘也」。(《書林藻鑒》引何三畏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