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書法賞析字帖《草書臨閣帖卷》(共12張圖片)

王鐸書法作品賞析《草書臨閣帖卷》,紙本,縱23.8cm,橫172cm。安徽省博物館藏。

書於明崇禎十六年癸未(1643),時五十一歲,值明亡前一年,屬較晚時期作品,個人風格基本形成,正處在人生遭際突變、心態大亂的前夕。王鐸在書寫此帖時,似並未十分顧及原帖的字形,也不在意文章句讀,只是不停地憑感覺一任筆墨馳騁地書寫下去,用自己的筆法改變二王的筆勢,將其本不連接的草書結體纏繞相續,形成一組一組的疏密空間,並以具有屈鐵般剛健之氣的線條取代圓轉揮運連綿不斷的筆勢,演繹翻騰跳躍的勢態,隨機應變,神出鬼沒,構成其人獨特的藝術境地,與原帖異其情趣。通卷書法點畫雄實,大小不一,字距參差,古樸勁美。飛騰跳擲,縱橫捭闔,大氣磅礡,功夫淳深。其以雄強霸悍的筆力、奇詭怪偉的體勢、酣暢淋漓的墨彩,表達了大起大落、洶湧激盪的情緒和心境。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又號癡庵、癡仙道人,別署煙潭漁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王鐸工真、行、草書,得力於鍾繇、王獻之、顏真卿、米芾,筆力雄健,長於佈局。梁評其「書得執筆法,學米南宮,蒼老勁健,全以力勝。」清姜紹書《無聲詩史》稱具「行草書宗山陰父子(王羲之、王獻之),正書出鍾元常,雖模範鍾、王,亦能自出胸臆。」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風。當時書壇流行董其昌書風,王鐸與黃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人提倡取法高古,於時風中另樹一幟。近世對日本書風有極大影響。存世書跡較多,刻有《擬山園帖》、《琅華館帖》。

在書法上王鐸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無論是偉岸遒勁的大楷、高古樸厚的小楷書,還是他那飛騰跳躑的行草書,在晚明書壇上都應說是一流的。正書在王鐸作品中不多見,源於唐人而能自出胸襟。此詩卷前半部分,無論是字的大小、結體、字畫、字距,皆給人一種奇特的感受。詩卷後半部分的行草在王鐸作品中則不乏見,章法變化豐富,行筆能縱能斂,整體感強,結體欹正莫測,點畫錯綜複雜,線條枯實互應,故其成就被人給予很高評價。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王鐸書法賞析《草書臨閣帖卷》

釋文:
獻之帖
獻之兄靜息應
佳何似復小惡耶
伏想比消息理盡轉
勝耳礜石深是
可疑事兄喜患
散輒發勢為積
乃不易願復更思
獻之唯賴消息內
外極生冷而心腹中
恆無他此一事是差
但疾源不除自不得
佳論事當隨宜
思之也獻之姊性觸
事殊嘗不可獻
之當長愁耳
阮新婦勉身得雄
甚善散騎殊嘗
喜也
雖奉對積年可
以為盡日之歡常苦
不盡觸類之暢方欲
與姊極嘗年以之
偕老當謂乖反
至此諸懷悵塞實
深當復何由日又見
姊耶唯嘗絕之

夏日感思悼切
得道書慰意薄
熱汝比各可不吾
並故諸惡勞益勿
勿獻之白疏獻之
白思戀不可言瞻近
未得奉見但有歎
塞遲諸信還具
動靜獻之
白柬告具天寶疾患
問何其倉卒今子孫
常欣倫早成家
以此娛上下豈謂奄
此深至惻切心懷哀
念當可為心情願*(女更)
可保憂馳眠食
多少
王鐸年五十一書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