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南宮縣學記
作者:張裕釗
年代:清代
《南宮縣學記》是我國晚清時期的書法大家張裕釗先生,於光緒12年(1886年)為重修南宮縣學而撰寫的記事碑文,是張裕釗創造的“南宮體”書法的代表作品,成為傳世名帖之一。據悉此碑已不存在,拓帖也極為少見。
張裕釗,1823-1894年,字廉卿,號濂亭,湖北武昌人,官至內閣中書。張氏生平以治文講學為事,研究訓政、專主音義、潛工古文,曾先後主講武昌經心書院、勺庭、保定等8所書院,是我國明清時桐城派古文八大家之一和傑出的學者。張氏又善書法,他從寫《張猛龍碑》入手,勤奮鑽研,不斷進取,成為清代一位有成就的著名書法家,張氏書法風格自成一體,獨樹一幟,對北碑書法藝術,是一個卓越的創造和發展,在國內外都有著較大的影響。
近代書法大師康有為曾高度評價張的書法。“廉卿書事古渾穆,點畫轉折,皆絕痕跡”,“審其落墨運筆,中鋒必折,處墨必連,轉必提頓,以方為圓,落必含蓄,以圓為方。”弟子遍及海內外,日本的宮島大八先生是張裕釗的海外著名弟子,曾創辦書院,傳播張氏書法,成為日本書法的一大流派。
值得一提的是,《南宮縣學記》帖不但書法一流,而且碑文也寫得極好。特別是在文中擊中時弊,痛斥科舉制度之弊端,尤其令人欽佩。碑文中寫道:“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之必出於學,然今之學者,則學為科舉之文而已,自明太祖以制藝取仕,歷數百年,而其弊已極。”
張裕釗的這種論點,在康梁維新變法之前,有如此之高見,又有如此之膽量,實在難能可貴,不愧為一代大家之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