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中秋帖》書法鑒賞

名稱:中秋帖
作者:王獻之
年代:三國

王獻之 中秋帖

中秋帖》草書,紙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傳為晉王獻之書 手卷,縱27cm,橫11.9cm。

《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歷(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寶。

3行,共22字,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

《中秋帖》是《寶晉齋法帖》、《十二月割帖》的不完全臨本,原帖在“中秋”之前還有“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帖用竹料紙書寫,這種紙東晉時尚製造不出,約到北宋時方出現。從行筆中可知,所用毛筆是柔軟的無心筆,而晉朝使用的是有心硬筆,吸水性較差,筆的提、按、轉折往往不能靈活自如,常出賊毫,如此帖那種豐潤圓熟、線條連貫、行氣貫通、瀟灑飄逸的效果是寫不出來的。清吳升《大觀錄》云:“此跡書法古厚,黑采氣韻鮮潤,但大似肥婢,雖非鉤填,恐是宋人臨仿。”據當代書畫鑒定家研究,大多認為是宋米芾所臨,故同樣寶貴。

卷前引首清高宗弘歷行書題“至寶”兩字。

前隔水乾隆御題一段。

帖正文右上乾隆御題籤“晉王獻之中秋帖”一行。

卷後有明董其昌項元汴,清乾隆題跋,其中附乾隆帝、丁觀鵬繪畫各一段。

卷前後及隔水鈐有宋北京“宣和”內府、南宋內府,明項元汴、吳廷,清內府等鑑藏印。

此帖曾經宋代宣和、紹興內府,明項元汴,清內府收藏。民國時溥儀將其攜出宮外,流散民間。建國前和王珣伯遠帖》一起被典當於香港一家外國銀行。1951年底,典當期將滿時,國外有人意圖購獲,周恩來總理聞訊,當即指示有關部門購回,入藏故宮博物院。

宋內府《宣和書譜》、明張丑《清河書畫舫》、《清河見聞表》、《清河秘篋表》、汪砢玉《珊瑚網書跋》,清顧復《平生壯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吳升《大觀錄》、內府《石渠寶笈·初篇》等書著錄。

  王獻之《中秋帖》:  被清代乾隆皇帝視為“三希”之一  《中秋帖》書法特點及其與《十二月帖》的關係《中秋帖》,據傳是王獻之寫的信札,紙本,草書,縱27厘米,橫1.9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秋帖》筆筆相連,血脈銜接,一氣呵成,為典型的行草書。這種寫法,起源於東漢的張芝,稱為“一筆書”。《中秋帖》筆勢飛動,風神散逸,豪氣勃發,確有超過他父親王羲之之處。  《中秋帖》意思難懂,學者們懷疑是米芾從《十二月帖》 切割臨墓而成。  《十二月帖》內容:“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復不得。相未復還慟理,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中秋帖》內容:“中秋不復不得,相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  《十二月帖》的墨跡本在北宋時尚存於世,曾被米芾收藏,是米芾“寶晉齋”中珍藏的三件晉人法書之一。米芾知無為軍時(1004年),曾將《十二月帖》與王羲之《王略帖》、謝安《八月五日帖》摹勒上石。現在只能看到南宋曹之格輯刻《寶晉齋法帖》拓本。《十二月帖》書法體態,初下筆作楷行,筆畫厚而短,第四字“割”為過渡,以下便是流利奔放的行草書筆勢連綿,一筆寫成,字與字之間偶有不連,但血脈不斷。字形的大小間錯,結體的疏密變異,類似雲霧聚散,開合自如。整篇筆勢,由徐行而疾利痛快,筆勢恍若煙收霧合,更似電激星流。帖末“慶等大軍”四字,筆勢的奔放將字形展大,氣勢格外豪壯。王獻之的行草書跡,多是超脫閒逸、優遊不迫的情調,只有《十二月帖》極盡草書放縱的情致,又直折曲旋,最為風流。米芾在《書史》中評說,此帖運筆如用火筷子在柴火灰上畫字,連綿牽繞,不見銜接痕跡,像是無意中寫成,被稱為“一筆書”,是天下流傳的王獻之第一法帖。  《中秋帖》通篇筆畫豐滿肥腴,而且連綿如帶,了無飛白。從內容和書法特徵上看,《中秋帖》與《十二月帖》極其相似,可能是米芾節臨《十二月帖》的書跡而成,因略去第一行的“十二月割至不”、第二行“未復”、第三行“慟理”共10字,造成文辭不通,行款改觀,別成面目。宋代《宣和書譜》未錄《中秋帖》,到明代,董其昌竟然相信《中秋帖》是《十二月帖》刻本的正身,明代張丑認為《中秋帖》是唐人臨本而非真跡,清初吳升《大觀錄》推測《中秋帖》恐怕是宋代人臨仿的《送梨帖》。此後《中秋帖》收入清代內府,與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珣《伯遠帖》一起,被乾隆皇帝視為“三希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