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書畫藝術的歷史演變

扇子從實用工具發展成為藝術品器,是一個逐漸演進的過程,這中間有一個工藝之扇的承接。工藝之扇兼有實用性與藝術性的雙重品格,其藝術性還沒有完全獨立,主要是作為一種裝飾藝術的形式存在。當扇子發展到藝術之扇的時候,已經不再具有實用的因素,扇的審美性便是其全部內容,扇也完全從一種實用符號轉變成為一種審美符號了。

  一、扇面書畫藝術的獨立與發展

  扇面藝術主要是指金石書畫,更遠一些也涉及到詩詞文學等,這些都是以扇面為載體和形式進行表現的,兩者結成密切的關係。

  首先從書畫入扇說起。中國文人有處處留墨的雅好,扇子一經文人和畫家之手便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扇與書畫結緣具體始於何時沒有明確的文獻記載,對這一歷史總體看來,它具有從「書畫之於扇面」發展到「扇面之於書畫」的一個逐漸演變過程。「書畫之於扇面」是以扇面為中心,書畫為扇面服務,被動地適應扇面的形製法規。可以說此時扇子是主體,書畫藝術是作為裝飾藝術為其所用的。「扇面之於書畫」則以書畫為中心,扇面為書畫服務,書畫主動運用扇面的形式來發揮自我的藝術魅力。也不妨說此時書畫是主體,扇面是作為展示舞台為其所用的。早期有關扇面藝術的可查史料中多是「書畫之於扇面」的例子,最早的記載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中,是三國時楊修為曹操畫扇,誤點為蠅。《太平御覽》中所引《俗說》記載:「顧虎頭為人畫扇,作嵇、阮,面不點睛,曰:『點眼睛便欲語。』」《晉書》中記有王羲之「嘗在蕺山見一老姥持六角竹扇賣之,羲之書其扇,各為五字。」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書扇很多,宋虞和《論書表》中稱當時整理他們的墨寶中有「書扇二秩二卷」。《歷代名畫記》記王獻之「桓溫嘗請畫扇,誤落筆,因就成鳥駁牛,極妙絕。又書《駁牛賦》於扇上,此扇義熙中猶在」,可謂當前可知的第一個書畫合璧的扇面。另有記載南朝遽道愍、章繼伯「並善寺壁,兼長畫扇」。蕭賁「嘗畫團扇,上為山川。咫尺之內,而瞻萬里之遙;方寸之中,乃辯千尋之峻。」雖然歷代都有名人繪扇留跡的記錄,但是根據出土的實物扇和壁畫繪畫中的扇,我們可以發現在宋代以前,它們大都是純工藝性、日用性的裝飾扇,有的還很古板、單調,扇面缺乏藝術性。
    進入宋代後扇面書畫藝術出現了繁榮景象,也正式開啟了「扇面之於書畫」的歷史格局。其時畫家於扇面之上作畫,已是主動借用扇面的藝術形樣,為作品增添了自然、活潑、清新的氣息,以至於扇面作為一種小品性的繪畫形制完全從扇子物中脫離出來。《宋人畫冊》中百幅小品,僅紈扇面就有六十多幅,而且題材豐富,刻畫細膩,千姿百態,意趣盎然。團扇畫以及稍後興起的折扇畫,與長軸大卷相比只是移大作小,視角變化。如同通過顯微鏡看世界,它能夠指引觀者的目光,集中觀者的精力,近觀精察,細心品味微觀藝術世界裡的奇妙景象。與大幅山水的山高水遠相比,小巧的扇面山水中一草一木、一水一石更能表現出天地自然的內心世界,傳達出更加細微恰切的情感。扇面尤其是折扇扇面的形制十分特殊,使得其中的書畫創作也非同尋常。折扇的扇面呈現半圓形,因此在它的構圖章法和視覺平衡的處理上就顯出一定的難度。加之扇面展開時又凸凹不平,難以下筆,要在這尺幅半圓之內,寫出穿插錯落、疏密有致的情趣,並非一件易事。如果扇面書畫的構圖章法處理得當,不僅能使行氣構圖別具風采,一些簡率不經意的筆觸在點畫之間也能產生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折扇上作畫,構圖章法上有其獨到的處理方法。由於折扇扇面呈弧形射線之狀,在古代扇面,很多是書而不畫,因為文人皆能書但未必能畫。到宋代文人畫家興起後,書畫共扇的情況開始多起來,並且發展到詩、書、畫、印同扇子融為一體,古人於方寸之間殫精竭慮、苦心經營,終於造就了賞心悅目的扇面藝術,書畫扇面成為中國書畫藝術寶庫中耀眼的「別體之作」。
  中國的扇面書畫藝術獨立以後,歷經宋、元、明、清數個朝代,其發展進程並非一帆風順。扇面書畫藝術在宋朝時獲得了巨大發展,然而在其後的元朝,既沒有繼承前代團扇藝術的繁榮,也沒有開啟後代折扇藝術的發展。在兩宋、明清兩大藝術高峰之間,它處於一個寂然安然的低谷,整體呈現出類似「U」字形的發展軌跡。
  二、兩宋扇面書畫藝術高峰

  兩宋時期,扇面書畫風氣大盛,形成了扇面藝術的第一個高峰。此時的扇面主要是紈扇扇面,產生了大量繪製在紈扇上的作品並流傳保存至今。民國期間白文貴先生對扇子頗有研究,他考察當時故宮所藏古人珍品記道,「團扇小景中,獨以宋代名賢為伙,且均為精到合作,……凡有款者,多為宋賢;其無款者,多為宋畫院作品……可見書畫紈扇,獨盛於宋,尤以崇寧以後為最。」今天我們從《宋人畫冊》中也可以看到,在百幅小品中僅扇面就佔了六十多幅,而且題材豐富,刻畫細膩,千姿百態,意趣盎然。宋朝統治者重視書畫,不但建立了皇家畫院,徽宗皇帝還躬親丹青,帶頭創作扇面,他的《枇杷山鳥圖》扇面流傳至今,顯示出極高的才藝水平。「上有所好,下必從焉」,《書繼》中記載:「鄭和間,徽宗每有畫扇,則六宮諸邸竟皆臨仿一樣,或至數百本。」一時天下畫家名手紛紛研習筆墨,經營畫扇,形成了蔚為壯觀的藝術景象。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大家之作,北宋如徐熙《豆花蜻蜓圖》,黃居采《晚荷郭索圖》,徐崇矩《紅廖水禽圖》,劉采《群魚戲藻圖》等,南宋如馬世榮《王雲樓閣圖》,夏珪《煙岫林居圖》和《遙岑煙靄圖》等,未署名不知名的畫家更是數不勝數。宋詩人陸游對此感慨道:「吳中近事君知否,團扇家家畫放翁」。
  三、元代扇面書畫藝術低谷

  進入元代以後團扇書畫逐漸衰微,直到清代晚期的同治光緒年間,在團扇上書畫的風氣才又重新時興起來。元代的扇面書畫藝術呈現出一片寂然蕭索的景象,「元時折扇,則有《煙雲寶笈藏扇》可考。盛子昭畫,《秋江漁艇》為棕竹十六方端。又觀梅高士,為烏木十五股圓端。王若水畫《桃花山鳥》為棕竹二十股方端。」代表當時繪畫成就的趙孟俯、「元四家」,都少有書畫扇面的記載及作品。前人也早意識到這個問題,「至宋以後,元代則團扇書法,其勢已殺,此亦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之理。」在故宮博物院中收藏的元代團扇扇面僅有夏永《岳陽樓圖》,趙元《樹石圖》等極少數不太知名的畫作,而且明顯是受到前代宋朝慣性勢力影響的結果。雖然在中國畫史上元朝是一個抒情寫意的藝術高峰期,但其扇面書畫藝術處在一個發展的低谷。
  對於這種現象,發現者很多,但深入考究其內部緣由者卻很少,下面我們就來對此做出一些分析。

  元朝是由北方蒙古族建立的一個政權,1279年覆滅了漢族統治下的南宋政權後統一南北,建成了歷史上規模空前的統一國家,直到1368年被農民起義推翻。這是秦漢以來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政權,由於民族間的複雜關係,致使這個時期內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不可避免地影響到當時的繪畫創作,也是造成元朝扇面書畫藝術低落的社會環境。

  原因之一:元代社會的政治環境

  首先社會朝代的更替給藝術創作帶來許多變化。元是對宋戰爭的勝利者,批判、否定前宋的風習制度是元統治者允許認可的,否則宣揚、讚美就可能招惹麻煩。所以對於備受宋朝皇帝欣賞和推崇的團扇扇面書畫,隨著宋朝的結束而走向衰落,很少有人在這一領域繼續堅持。

  其次元代取消了畫院制度,沒有培養出大批技藝精湛、專事畫作的院畫家。看前代宋朝畫院我們就能發現,大量的扇面之作主要是出於院畫家之手,或服務宮室或賞賜群臣。在團扇扇面上的繪畫較為精緻小巧,其構圖造型設色都十分講究,並非是社會上文人所能隨意揮寫的。況且,精巧的扇面多為女子使用之物,文人們並不傾心於此,所以元代文人畫大興,但團扇扇面畫不興。

  第三,元朝的統治者是來自北方的騎馬民族,傳統裡沒有使用扇子的生活習慣,對於扇子中所蘊含的文化意味所知甚少。相比宋朝,元朝統治者文化修養也不是很高,關注藝術的熱情遠不如對宗教的重視,卻也使得元朝的宗教藝術比較繁榮。

  另外我們還注意到,在傳統的團扇受到冷落的同時,源於日本的折扇(時稱倭扇)在元代也沒有興起的土壤。元朝建國後多次用兵征討日本,但收效甚微。至1299年以後完全中斷往來,海天阻隔不通商貿,倭扇亦難飄洋過海抵達大都。明代《張東海集》記:「元初,東南夷使者持聚頭扇,當世譏笑之」,認為是「僕隸所執,取其便於袖藏,以避尊貴者之目」。上層宮廷官紳對折扇的態度使它受到整個社會的冷遇,折扇扇面藝術在元也就無從談起了。

  原因之二:元代社會的經濟環境

  相比於宋代,扇面書畫在元代缺少生存的經濟環境。宋代設立的皇家畫院不僅是為畫家提供了進行繪事創作研究的場所,更重要的是為畫家提供了經濟支持,政府為他們發放俸祿甚至授予官職,而且書畫團扇也主要是服務於宮廷,滿足統治者的需要。

  宋亡元立,畫院不復存在,畫家轉而尋求其它經濟來源。一部分畫家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技藝為生,如錢塘人陳鑒如原本南宋院畫家,入元後靠為人畫肖像畫而名聲遠揚。市場上較大的長軸橫幅也受到人們的歡迎,但對於小幅的冊頁扇面似乎沒有細細把玩的雅興,這一類作品在元朝數量也就少了。另一部分畫家並不以畫為生,而是通過其它方式為作畫提供經濟條件。如趙孟俯、王蒙在元做官,黃公望、吳鎮為人算命,倪雲林做過生意等,善畫而不求售,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這部分畫家僅僅是為了抒情寫意,也不願在圓形的小扇面上著力。而且元朝開始,在紙上繪畫興起,水墨效果得到更好的發揮,絹質的團扇不僅價高,也不適應水墨興盛的元代繪畫。

  原因之三:元代社會思想文化的影響

  在蒙古族統治的元代,漢族士人「辱於夷狄之變」,反抗無力,陞遷無望,處在苦悶、悲涼、委屈、閒逸的精神狀態裡,並形成一種社會性的大退避,如元曲裡說的,「體乾坤姓王的由他姓王,他奪了呵漢朝,篡了篡漢邦,倒於俺閒人每留下醉鄉。」他們對扇子和扇面書畫的熱情遠遠不比前代,甚至懷有某種偏見,元曲大家曾瑞寫[船涉調?哨遍]《秋扇》就對此有所反映:

  「最難甘遞互相抬貼,賣弄他風流雲醞藉。只能驅一握掌中風,幾曾將煩暑除絕。偏宜皓齒歌金縷,不為生靈奏玉牒……」

  不僅認為扇子華而不實,賣弄風流,「幾曾將煩暑除絕」,而且只是一種玩賞享樂之物,於世事生靈毫無益處。

  「寫天涯咫尺間,畫雲山千萬疊。縱浮花裝飾皆虛設,見胚胎破綻難藏,有點污唵替強打迭。無光攝,匹頭上面闊,半路裡腰折。」

  在這裡更表現出對扇面書畫不以為然,「皆虛設」而已,對扇面這種藝術形制也感到不舒服,「匹頭上面闊,半路裡腰折」,已經帶有嘲笑的味道了。
  更嚴重的是,元人把扇子同作為統治者的官吏聯繫起來,「自謂奇絕,要和時輩爭優劣。得架大人權,比蒲葵白羽特別。」製作考究和藝術美化了的扇子是權貴們使用的,被視為媚上欺下,「猶隨酷吏臨軒閣,不播仁風到窟穴。」這就大大破壞了扇子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降低了扇子的藝術品格,因此,它也很難得到時人的垂青和讚美了。

  元代繪畫在畫史上的高峰地位是由趙孟俯開創的,他的繪畫和藝術思想對整個元代影響都十分重大。趙孟俯托古改制,強調注重繪畫傳統,力拚宋代院體風格,他明確地提出:

  「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今人但知用筆纖細,傅色濃艷,便自以為能手,殊不知古意即虧,百病叢生,豈可觀也。」

  他所說「古意」是指北宋以前的畫法,「今人」是指學習宋院體畫法的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用筆纖細」、「傅色濃艷」的畫法在宋代扇面冊頁小品畫中十分常見,元初仍持續這種畫風。為了改變這種陳陳相因的狀況,就必須從已經形成一股勢力的環境中另闢蹊徑進行變革。趙孟俯以復古為號召提倡「古意」,「刻意學唐人」,從而和近世流行的風氣拉開距離。在他的大力倡導下,元畫跨過宋代直追盛唐五代乃至六朝。宋畫特別是南宋院體風格在元受到壓制,也使得興盛於宋的扇面在元輝煌不再。

  四、明清扇面書畫藝術復興

  在整個明代也幾乎看不到團扇書畫,但是,折扇的異軍突起帶來了折扇書畫藝術的繁榮,完全彌補了團扇扇面藝術在這段歷史上發展的不足,也鑄就了扇面書畫藝術的另一個高峰!
  明代時期折扇受到人們的歡迎而廣泛流行,「至明則折扇大興,紈扇幾無人問。」史料記載永樂年間朝鮮進貢折扇,受到明成祖的賞識,於是命內廷工匠仿製,來供用後宮和賞賜群臣,漸漸「自內傳出,遂遍天下。」與此相應折扇上書畫也在明朝興起了。清高士奇《天祿識余》云:「揮灑翰墨始於成化間。」現在所能看到最早的折扇扇面是收藏於上海博物館的《汀樹釣船圖》,作者謝縉就生活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到了明朝中後期,扇面書畫蔚然成風,被稱為「吳門四家」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無不創作出大量扇面書畫精品並流傳至今。如文征明的書畫扇面,在清代就出有《文征明書畫扇冊》,關榮光題中說,「到明代四家,唐、沈、文、仇始為書畫,蔚為吳下人書畫扇面之風氣。」   後來者如「松江畫派」、「清六家」、「四僧」、「揚州八怪」、「金陵八家」等都在扇面藝術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自明朝至清末這一時期折扇以其獨特的造型——一條圓弧和經過這條弧兩個端點的圓半徑而定成為扇形,成為獨具一格的書畫藝術形式,吸引了無數丹青妙手,也使團扇扇面藝術一時受到了冷落。「觀故宮所藏折扇,無論成扇或扇面帖,為數極多,明賢如沈唐文仇,其精品幾不勝數,而紈扇絕少,馴致竟無一件,而清代亦然。」到晚清時候團扇有所復興,也產生了一批團扇繪畫作品。
  近代以來,任伯年,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林風眠,劉海粟,葉淺予等,都有精巧扇畫。任伯年擅長畫扇,其數量之豐冠極一時。齊白石喜在泥金紙扇上作畫,所畫白茶花妍麗動人,螞蟻蜜蜂也是精細無比。徐悲鴻以畫奔馬名世,而他的扇面花卉也是俊逸超群。張大千曾多次與其兄張子善在天津、北平、成都舉行扇畫展……可以說,以扇面的藝術形式而存在的中國畫,早成為中國美術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