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傳世墨跡《提刑提舉帖》紙本,36.2×47.8厘米(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魏了翁(1178-1237),南宋學者。字華父,號鶴山。邛州蒲江(今屬四川)人。自幼聰穎,「日誦千餘言,過目不再覽」,15歲時寫過一篇《韓愈論》,其文已「抑揚頓挫,有作者風」。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登進士第一。授簽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廳公事。開禧元年(1205),以武學博士對策,諫開邊事,被劾狂妄,改秘書省正字。明年,遷校書郎,出知嘉定府,以養親歸里,築室白鶴山下,授徒講學。嘉定初,知漢州。歷知眉州、瀘州、潼川府。入朝權工部侍郎,被劾欺世盜名,謫居靖州,湖湘江浙之士多從之學。紹定四年(1231)復職。五年,進寶章閣待制,為潼川路安撫使、知瀘州。史彌遠卒,召為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士院。端平二年(1235),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兼江淮督府。官終知福州、福建安撫使。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宋史》有傳。書法各體皆能,清爽中有奇崛的意味。
魏了翁傳世墨跡《提刑提舉帖》,紙本,36.2×51.8厘米(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提刑提舉親家尊眷丈,所□昭代親友兄弟間,鹹以□音來赴,謂久痢所致。謂八月四日午時,又謂七月廿七日得了翁書,尤於枕間臥誦也。吁。何遽至此。中興勳德之家,令子賢孫,相繼零謝。況於事變錯出,人物眇然之時,而善人云云,關係匪淺,豈惟一家之私。諒惟孝思追慕,柴瘠弗任。或又雲,九月廿四日以喪車朝祖,十月十五日即窆。了翁荷提刑知予愛憐,誼均骨肉,而疾不得候問,死不得憑棺,葬不及請役,五溪之瀕,伶俜弔影,迸涕交揮,孰知此心也。邇來親友道喪,死喪不相赴,始聞不審,故審而後拜此。亦未知伯仲自離荼毒,體力何如,心之憂系。靡所限極,更惟強飯節哀,以終大事。一門眷聚,各計勝喪。蓬州聞已開府,石泉只留江上,或在東山,亦坐不聞赴音之詳,失於弔唁也。妻孥附致問禮,偶逢簡池便,就以薄奠侑之,誄文並見別緘,乞為薦陳。不盡。謹狀。了翁頓首頓首再拜狀上機宜大孝賢伯仲姻兄服次,十一月十七日。
本幅鑒藏印鈐「貞」、「元」、「淋印」、「無恙」、「卞令之鑒定」、「式古堂書畫印」、「勝國文獻」、「易庵圖書」、「式古堂」、「安氏儀周書畫之章」、「巢寮」、「關內侯印」、「江德量鑒藏印」、「江秋史」等25方。成親王、成勳裱邊題記。
此帖是《宋人手簡冊》中一頁。內容為應酬、弔慰類,是為趙范、趙葵兄弟父弔喪的書札。「提刑提舉」指趙氏兄弟之父趙方(彥直),趙方,衡山人,張拭弟子,曾官提舉京西常平兼轉運判官,提點刑獄,後為京湖制置使,兼知襄陽。文中「中興勳德之家」乃指趙方勇抗金兵、保衛京西之業績。文中「機宜大孝賢伯仲」則稱譽趙范、趙葵兄弟。《宋史·趙范傳》記:「十四年,……與弟葵俱授制置安撫司內機事」。據此亦可認定此帖為嘉定十四年(1221年)所作,魏了翁時年44歲。
《提刑提舉帖》翰墨波瀾老成,行筆流暢,筆勢瀟灑,有自然之勢,又含篆隸筆意,使字形具古樸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