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篆刻藝術的內在精神美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而最具傳統的中國書畫又以詩、書、畫、印“四絕”著稱於世。其中的印,即印章堪稱中國藝林的一株靈草,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經過歷代的流傳和文人墨客的繼承發揚,如今它已形成為一門篆刻藝術,由於其有獨特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我們這裡所講的“印章”,不是諸如個人私印或單位用的公章等具有實用意義上的工藝學概念的工具,而是基於詩、書、畫、印,具有精神取向的藝術欣賞的篆刻符號。是人們感悟藝術美的一種形式,因而篆刻作品作為一門藝術受到世人鍾愛。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豐富和多樣化,人們對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理解和欣賞篆刻藝術作品,感悟篆刻作品的內在精神美,筆者認為可從下面幾點入手:
    一、深入淺出、溯流求源
  印章一道,始於殷商,興於秦漢、盛於明清。篆刻印章的鑒賞,簡言之,宋元以前以時代論風格,明清以後以流派論成就,重在個人風格。作為篆刻藝術欣賞的前提,我們應遵循“深入淺出、溯流求源”的法則。我們所欣賞的篆刻藝術,從表面上、視覺上感受到的是一枚枚朱紅的印跡。然而它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和淵源,它集中表現了中國書法、印學學理、特殊的材質等諸多內容,而後由特殊的人枛枛有著較高的傳統藝術修養以及印學修養的人充當主體,使這種形式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審美行為。透過印章的表面,體現出中國藝術家博大精深的審美精神與審美情感,幅射著中國藝術之魂。所謂深入淺出,就是要先從識別中國古文字起,特別是識別篆書字體、結構,觀摩陶器花紋枛枛銅鼎器銘文枛枛秦磚漢瓦、封印枛枛竹簡枛枛碑文古璽等作為提高欣賞能力的知識積累,培養藝術欣賞的興趣。因為印章的出現,最初並非因為可愛好玩,而是因為有用。從殷商交換的憑證,到秦漢時代政治權力的標誌,它的功能是實用的。唐宋之際,收藏風興起,於是出現了簽藏印、齋館別號印等,印章似乎躋身於審美領域了。印章發展到明清之際,形制日趨完善,但篆與刻還是有分工的,明代文彭的出現,起到主導由藝術家代替匠人的作用,自篆自刻,跳越了藝術創作的龍門,悠然騰身於詩、書、畫之間,在操作上完成了從篆到刻一氣呵成的直接創造;在性質上實現了從實用到賞玩的價值轉換,從此,篆刻以純藝術的身份參與到我國的審美歷史中。可以這樣認為,印章的歷史,始於殷商;印學的歷史則始於明代的文彭。文彭之後,我國的藝術領域中才有了一個新的獨立學科枛枛印學,方才有眾多的癡癡耕石的篆刻家,使印章這古老之樹春意盎然。
  既然篆刻進入到藝術領域中,那麼它的藝術價值就必須具有欣賞性,即“可愛玩”。一方好印必定要“耐玩”才行。而“耐玩”的東西不僅要美,更要有“氣味”。繪畫求“氣韻生動”,而印將“氣”、“韻”都落實到“味”上。具體的講落實到篆與刻的兩個過程之中,我們欣賞一方印章,不在乎是閒章還是官印,不在乎是吉語印還是鑒藏印,關鍵在於:印文、章法、刀法這些要素,因為由此可見到作者的天賦與修養功底。
  綜上所述,我們得知篆刻的欣賞要從溯流求源入手,即從瞭解,認識漢印開始。一般來講,自劉邦興漢至魏晉、南北朝這個時期,流傳下來的印章從風格到採用的字體,無論形式、內容變化都不大,根據近代印人的習慣,就形而論,一概視為“漢印”。漢印的藝術風格和特徵表現在:1、逐漸取消了印的界格;2、印文使用了形體屈滿、方正、線條平直、變化有致的繆篆。通過筆畫的申張、盤回、增減、挪移、穿插、變形等不同的處理設計,把印面上沒有界格的大小、長短和方園不等的印字,根據印的不同形狀調理得非常妥貼。3、在一方印章中篆法是表現章法的主要組成部分,使漢印成為肥不臃腫,瘦不枯槁的形態。展現出一副佈局嚴謹、布白勻稱、虛實均衡、氣勢雄壯的構圖。通過掌握上述漢印的特徵,增加了欣賞水平,最後歸納為鑒賞三部曲,即書法、刀法、章法。概括的講,欣賞篆刻作品,章法是關鍵、書法(指篆書)是基礎,刀法是技巧。優秀的篆刻作品,首先在視覺上給人的印象是章法即朱白分佈,文字結構與整個印文的會意貫通。從其中可以透射出作者的審美觀和創造才能。可以說是“方寸之間,氣象萬千”。篆刻家的藝術素養及悟性躍然紙上。這樣的作品,其章法、書法、刀法所蘊含的內質就高,風格也就傳統、獨特,形式上也就耐人尋味,因而有著源源不竭的生命力。

    二、超凡脫俗,返璞歸真
  在藝術發展史上,無數事實表明,智者對美的感悟力都是相近的。在基本掌握了篆刻作品的欣賞能力之後,如何深刻理解篆刻作品的功力及內涵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由於“詩、書、畫、印”被稱為中國藝術的四絕,所以對印章的欣賞就要擴大提高理論水平,即不但要從印章的表面形式探討技法、章法,還要借鑒,學習其它藝術的欣賞方法,如觀摩書法、繪畫、雕塑、音樂、文學等,要閱讀這些 諸如“篆刻學”、“漢印文字征”之類的專業書籍,藉以提高個人的藝術修養素質,達到超凡脫俗、返璞歸真的境界。所謂超凡脫俗,就是在欣賞印章時注意到作品的情感空間;是渾厚、雄壯還是蕭散、悲切,是緊張凝重還是輕鬆、自由。能夠看出作品由疏緩到急促的流變,由外到內的、驟然的、活動點與靜態塊面的波動,而最終歸向原始情感。沃爾特·佩特曾說“所有的藝術都在不斷地向著音樂的境界努力”。當時間形式由遠近不同的跳躍,表現為有規律的節奏;空間形式由粗礪與優雅、不安與寧靜的組合演變為對稱、呼應的節奏,我們的美的感受則極為自然地由對音樂的感受移向對裝飾趣味的感受。它不但喚起了視覺的慾望,更激發了大腦思維的慾望,從而觸發引導讀者的藝術想像。這樣的作品就達到了“取精用宏、印外求印”的新境界,完成了“追摹古人得高趣,別出新意成一家”的創作過程。這一最終結果也就是篆刻藝術在進行冷靜的思考後,通過艱難的風格蛻變週而復始,返璞歸真的歷程。
  綜上所述,篆刻藝術的欣賞,已經涉及到了印章藝術的實質,並以漢印為例,分析了構成漢印藝術的一些基本特徵,使人們認識到篆刻何以具有深厚質樸美的原因所在,完成了印章的審美過程。總之,篆刻藝術作為一門專門藝術受到世人越來越多的關注,得到國內外眾多愛好者的欣賞,為了便於理解和欣賞,現將篆刻藝術作如下歸納,作為共同的探討。
  仔細寫印,結構嚴緊。疏可跑馬,密不容針。方中有園,運刀穩准。外柔內剛,綿裡藏針。肥不臃腫,瘦中有筋。寧拙勿巧,渾厚圓潤。快狠奏刀,痛快漓淋。不加修飾,自然天真。小璽神定,巨印雄渾。繼承傳統,推陳出新。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