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鏐《錢俶 批牘合卷》書法字帖真跡(2圖)

名稱:錢俶 批牘合卷
作者:錢鏐
年代:五代兩宋

錢鏐錢俶 批牘合卷 錢鏐錢俶 批牘合卷

錢鏐錢俶《批牘合卷》,五代·吳越,紙本,縱29厘米,橫101.4厘米。浙江省博物館藏。

錢鏐,臨安人,唐末因參加鎮壓黃巢起義,平兵叛,被唐昭宗授鎮海鎮東軍節度使。唐亡,受梁太祖之封,稱吳越國王,公元907-932年在位。錢俶,錢鏐孫,公元947-978年在位,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向北宋政府納土稱臣,國亡。

該卷分為二段,前段系錢鏐給崇吳禪院僧嗣匡的牒文,書於五代後梁龍德二年(公元922年)十二月,牒文行楷書,字體用筆圓潤,柔中有剛。後段系慶禪院僧崇定上奏表文,有錢俶的批字和花押,據考系書法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閏七月,表文楷書,結體嚴密,質樸敦厚。二段書法均得唐代書法精髓,是流傳至今的五代墨跡,彌足珍貴。也是自唐以來統治者重視宗教的史料之一。

墨跡首尾鈐有“錢選一齋珍藏書畫印”朱文方印三方,“趙霖吉”白文方印一方,“寧侯鑒賞”朱文方印一方,“沃臣”朱文聯殊印二方,“吳越廣陵王之裔”白文長方印一方。

寶慶禪院上奏表文及錢俶另寫判付,在北宋時為米元章所珍藏,由六世侄孫景迪保管,北宋雍熙年中詔索錢俶草書手跡,將此進覽,後與錢鏐給嗣匡的牒文合裝成卷。由於屢遭兵火,錢俶另判手跡遺失,只剩下崇定奏折原本,宋名賢題識和明朝諸名賢續題識相繼失去。明洪武元年台州十五世孫錢尚德在戰亂後營寨中得此卷,以後,一直在錢氏族人中輾轉保存。光緒二十一年,又轉質給南鄉東村陳得善。至宣統元年,錢氏三十一世孫錢渭昌出資贖回一直保存家中,1959年捐獻給國家,現藏浙江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