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送李願歸盤谷序》書法真跡

名稱:送李願歸盤谷序
作者:王寵
年代:明代

王寵 送李願歸盤谷序

王寵草書《送李願歸盤谷序》,灑金紙本,縱25.8公分,橫1103.6公分。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本幅灑金紙本,紙凡十接,計一五四行,共五百零九字,每行字數不一,一至五字皆有,以三字居多。起手數行筆勢稍緩,若行若草,筆勢較斂,結字趨緊;二十餘行後,筆始縱逸奔放,轉為草體。時而筆勢長拖,如“耳”、“中”;時而連綿不絕,如“茂樹以”、“於前孰”、“而疾馳”等以一筆書成,筆筆中鋒,行氣、筆意頗有懷素(活動於公元八世紀中期)氣概。此外,“食”、“居”二字之左撇長曳,隱約間又有黃庭堅(1045-1105)消息。

綜觀通幅行筆時縱時緩,擒放自若;時而上下絲牽,連環勾鎖,參差錯落,攲斜有致。除了草書的流暢外,亦參具個人風貌之拗折筆法,神化無窮。孫過庭(活動於公元七世紀後期)《書譜》云:“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勁毫佳紙,堪稱王寵平生佳構。

據王寵自雲此幀書於醉後,姿態橫溢,自然酣暢,頗能顯其情性。書成於嘉靖己丑(1529),時作者三十六歲。王世貞評王寵:“晚節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婉麗遒逸。”所言或即指此草書大字而言。

釋文:送李願歸盤谷序。太行之陽有盤谷。盤谷之間,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或曰:“謂其環兩山之間,故曰盤。”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勢阻,隱者之所盤旋。”友人李願居之。願之言曰:“人之稱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澤施於人,名聲昭於時。坐於廟朝,進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則樹旗旄,羅弓矢,武夫前呵,從者塞途,供給之人,各執其物,夾道而疾馳。喜有賞,怒有刑。才畯滿前,道古今而譽盛德,入耳而不煩。曲眉豐頰,清聲而便體,秀外而惠中,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綠者,列屋而閒居,妒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大丈夫之遇知於天子,用力於當世者之所為也。吾非惡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采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安。與其有譽於前,孰若無毀於其後;與其有樂於身,孰若無憂於其心。車服不維,刀鋸不加;理亂不知,黜陟不聞。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伺候於公卿之門,奔走於形勢之途;足將進而趑趄,口將言而囁嚅,處污穢而不羞,觸刑辟而誅戮,徼幸於萬一,老死而後止者,其於為人賢不肖何如也 ”昌黎韓愈聞其言而壯之。與之酒而為之歌曰:“盤之中,維子之宮。盤之土,可以稼。盤之泉,可濯可沿。盤之阻,誰爭子所 窈而深,廓其有容;繚而曲,如往而復。嗟盤之樂兮,樂且無央;虎豹遠跡兮,蛟龍遁藏;鬼神守護兮,呵禁不祥。飲且食兮壽而康,無不足兮奚所望 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盤兮,終吾生以徜徉。”已丑端陽日。與原承。修伯。日宣。燕石湖草堂。醉後書此。歸之原承。他日展玩。可識蹤跡書不足道也。雅宜子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