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書院是?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廬山五老峰南麓的後屏山之陽。書院傍山而建,一簇樓閣庭園盡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中。白鹿洞最初是唐代貞元時,李渤、李涉兄弟隱居讀書的地方。
  據傳李渤在此隱居時,曾養一白鹿自娛,因此人們稱李渤為「白鹿先生」,又因此地四山回合,由山麓小路進去也有數里之遙,真有點入洞之感,所以稱為白鹿洞。南唐升元年間,白鹿洞正式闢為書館,稱白鹿洞學館,亦稱「廬山國學」,由李善道為洞主,掌教授,置田聚徒,成為講學和藏書之所。「四方之士受業而歸,出為用世,名績彰顯者甚眾。」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賜九經。宋仁宗皇佑五年,孫琛在故址建學館十間,稱「白鹿洞之書堂」,與當時的岳麓、應天府、嵩陽並為「四大書院」。
  白鹿洞書院雖為宋初所建,但不久即廢。直到著名理學家朱熹重修書院之後,白鹿洞書院才揚名國內。南宋淳熙六年,朱熹知南康軍。朱烹到任時,白鹿洞書院已經毀於兵燹,棟宇消落,林園荒蕪,觸目皆是塵封書海,網結門廊。經過朱熹的一再請求,宋孝宗終於同意重建白鹿洞書院。修葺後的白鹿洞書院,以聖禮殿為中心,組成一個錯落有致、相得益彰的龐大建築群。書院共有殿宇書堂三百六十餘間,其中包括御書閣、明倫堂、宗儒詞、先賢祠、忠節祠等。聖禮殿是用於學生拜謁孔子的殿堂,門上方兩塊匾額寫有「學達性天」、「萬世師表」的字樣。在文會堂有朱熹親書「鹿豕與游,物我相忘之地;峰泉交映,知仁獨得之天」的對聯。朱熹不僅重修了白鹿洞書院,而且還建立了嚴格的書院規章制度。
  《白鹿洞書院教條》不但體現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經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而且成為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一。
  朱熹在白鹿洞書院還廣邀國內著名學者前來講學,學術空氣相當活躍。宋淳熙二年,朱烹與陸九淵二人由於學術觀點不同,曾在地處江西鉛山縣境內的鵝湖發生過激烈的論辯。但是朱熹並不因此而持有門戶之見,邀請陸九淵前來白鹿洞書院講學。陸九淵講的是《論語》中「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章,深受白鹿洞書院師生們的歡迎,有些學生甚至被陸九淵精湛、透闢的說講感動得落淚。為此,朱烹特意把陸九淵所講內容刻石立於院門。這不僅首開書院「講會」制度的先河,為不同學派同在一個書院講學樹立了範例,在中國儒學史上也一直被傳為佳話。自朱熹之後,白鹿洞書院「一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岳麓書院一樣,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
    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一直到明代的正統元年才修復,以後又有所擴修。
●岳麓書院
    岳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其前身可追溯到唐末五代(約958年)智睿等二僧辦學。北宋開寶九年(976),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岳麓書院。嗣後,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二十九年(1903)改為湖南高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高等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至今,歷經千年,絃歌不絕,故世稱「千年學府」。
    岳麓書院自創立伊始,即以其辦學和傳播學術文化而聞名於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見山長周式,頒書賜額,書院之名始聞於天下,有「瀟湘洙泗」之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兩度講學。明代中後期,明世宗御賜「敬一箴」,王陽明心學和東林學派在此傳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學,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別御賜「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額。
    岳麓書院佔地面積21000平方米,現存建築大部分為明清遺物,主體建築有頭門、二門、講堂、半學齋、教學齋、百泉軒、御書樓、湘水校經堂、文廟等,分為講學、藏書、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連接,合為整體,完整地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築氣勢恢宏的壯闊景象。
    除建築文物外,岳麓書院還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聞名於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書「岳麓書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學達性天」、「道南正脈」、清刻朱熹「忠孝廉潔碑」、歐陽正煥「整齊嚴肅碑」、王文清「岳麓書院學規碑」等等。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嵩山南麓、登封縣城北約三公里處。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為道士修行之所,嵩陽書院在歷史上曾為佛教、道教場所,後來為儒家獨佔。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嵩陽書院在北宋時最盛,院中有學生幾百人,宋廷在此置有校官,並賜九經子史。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各地學者紛紛慕名而來。此後,嵩陽書院繼續以理學授徒,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佈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嵩陽書院與河南睢陽書院(又名應天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麓洞書院並稱我國四大書院,在國內也舉足輕重。
    嵩陽書院東西山嶺環抱,逍遙谷溪水緩緩南流,嵩岳寺溪水汩汩西來,兩道清澈的溪水,在嵩陽書院前面匯合成雙溪河,然後蜿蜒東南入穎。書院南面是開闊的沃田。站在嵩陽書院門口四望,可仰望嵩岳諸峰,可俯瞰登封城全景。環境十分幽美,不愧為讀書勝地。書院內建築佈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餘間,共有五進院落組成。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後為講堂,講堂後為道統祠,最後是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捨、學齋等。院內廊房牆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其內容書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部分建築。嵩陽書院歷朝並置有學田,以充書院費用。
    除了書院有悠久的歷史,嵩陽書院的旅遊景觀還有有西漢的「將軍柏」和唐朝的「大唐碑」。相傳在兩千多年前,漢武帝劉徹來游嵩山,走到嵩山南麓的嵩陽寺,剛一進門,只見一棵古老的柏樹,身材奇偉,枝葉茂密,酷如頂天立地的偉丈夫,武帝尚武,多年征戰渴求良將,仰望許久,讚歎有加,當即褒封柏樹為「大將軍」。殊不料嵩陽寺乃藏龍臥虎之地,穿過二進院見到的柏樹比「大將軍」還要大,武帝見了既驚訝,又躊躇,但想到自己貴為天子,不容改口,就將錯就錯地把二院的柏樹封為「二將軍」。「大將軍」高興的大笑,笑彎了腰,成了彎腰樹。「二將軍」心生悶氣,肚子氣炸,變成了空心樹。「三將軍」為此十分惱怒,它突起一枝直插天際,怒髮衝冠,一副與人爭鬥的樣子。可惜它在明末被火焚燬。傳說歸傳說,「將軍柏」卻實實在在是人間稀少的參天大樹:「大將軍」柏徑周6米,「二將軍」柏周徑15米,十二個人挽手剛剛能抱住樹幹。二柏高達數十米,蒼勁矯健,直聳雲天。從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受封,歷經千載滄桑而依然生機勃勃,誠不愧偉岸英武了。院外偏西有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碑,俗稱「大唐碑」,碑高8米,是嵩山地區最大的石碑,它記述的是道士孫太沖為唐明皇李隆基煉「九轉金丹」的故事,事屬荒誕不經,但碑卻立得光前隆後:由號稱「口蜜腹劍」的唐代宰相李林甫撰文,當時的書法名家徐浩書寫。徐浩的隸書端正工整,筆法俊逸遒勁。歲月流逝,千載易過,煉丹的荒唐事已成笑料,而「大唐嵩陽觀紀聖德感應之頌」卻因為是唐隸佳品引來一代又一代的欣賞觀摩者,這也是立碑之人始料未及的趣事。
●應天府書院
    應天府書院亦稱睢陽書院,位於商丘縣城南。始建於後晉,北宋時得到光大。
    最初為戚同文講學之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曹誠就其地築學舍150間,聚書1500餘卷,廣招學生。使應天府書院揚名的另一位人物就是那個吟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范仲淹在此求學時就屬於有遠大抱負的人,雖然貧窮得只能長期就鹹菜喝粥(劃粥割齏這個故事就是講范仲淹的),但連歲苦讀,春夏秋冬都是凌晨即聞雞起舞,然後苦讀詩書,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由於應天府書院是免費的,這也是范仲淹選擇這個書院的最大原因,所以書院裡應該有許多如范仲淹一樣的苦學之士。從這樣一個側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時應天府書院的學風是非常刻苦和嚴謹的。
    范仲淹還是一個身體力行的教師,每當給諸生命題作賦,他必定先作一篇,以掌握試題難度和著筆重點,使諸生迅速提高寫作水平。這種做法,與今日許多教授講課時洋洋灑灑,真正到社會上應用時卻不靈光的現象相比,確實大相逕庭,真是值得後人借鑒。應天府書院的原址在現在的商丘故城,完整的書院已不在,只能看看殘存的一些建築。



發表評論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圖片 表情